第(3/3)页 “孙阁老,您倒是说句话啊?” “不能让陛下如此一意孤行……” “杨尚书,你也说句话啊?” “……” 等皇帝一走,这些文官几乎所有人全都站了起来,质问孙承宗和杨嗣昌。 孙承宗却是一句话都没有说,愣愣地坐在那里,想着皇帝的话。 他脑子里面过着这些年大明朝为什么野战打不赢? 大明朝没有精英吗? 不,戚家军当年多能打? 万历二三年十月月,因为朝廷长期迁想和从朝鲜回师后的赏银迟迟不能兑现。 威震朝鲜的戚家军发生哗变,当时的继任总兵王宝将他们诱而杀之。 被杀的戚家兵达三千三百人之多,精锐的齐家军在这场屠杀中损失了大部分精锐,从此元气大伤,再也不复昔日之光辉。 再比如宣府总兵侯世禄,己巳之变,京城告急,大量军队急匆匆的来前往,赶到冀州,不让入城,又于十三日凌晨到达通州,还是不让入城。 兵部按照惯例到地方之后,各城池要给予将士们补给。 可实际上侯世禄在冀州和通州两个地都未能获得补给,结果连饭都吃不上,最后一个个的发生兵变。 从万历年间开始,朝廷欠饷成为常态,而因为欠饷导致的兵变,更是屡见不鲜。 那么造成侯世禄悲剧的是侯世禄本人才能不足吗? 显然不是,造成侯世禄这支援军悲剧的是明廷恶劣吏治,文官党争不断,指挥无方,后勤补给不力,地方官员摧毁其事。 刚刚皇帝那些话,看似说给他们所有文官听的,但何尝不是在敲打他孙承宗。 “孙阁老,南直隶,湖广,江淮等地方的税银船沉了。” 锦衣卫的消息终于到了他们手上。 孙承宗猛地抬起头,后背突然一阵发凉。 陛下又要杀人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