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承华殿,朱常淦这次在陈妃这里待的时间有点长,喝了点小酒。 陈妃的脚瘦长,略小,雪白雪白的,脚趾头像嫩藕芽儿似的不住的摆动,“陛下,您尝尝臣妾刚刚熬制的莲子粥,去热解暑,消火气。” 她看的出来皇帝似乎有什么不顺心的事情,但却一句话都不提国事。 一方面是她自己位置还太低,另一方面却是她父亲陈二发说过,“陛下心思缜密,最喜屠杀岳丈。” “我这南城兵马司的都蔚已经满足了,你要是为你爹我考虑,千万莫参与政务。” 朱常淦瞥了陈妃,“最近在这里住的可还习惯?” “回陛下,还习惯,隔壁的陈姐姐也多次来,倒是不算沉闷,要不要……” “不用!”朱常淦知道她想说什么直接拒绝,问起其他一些东西,对于陈圆圆,他不断的让人送东西过去,却不曾过去,就是要将她内心的骄傲、期许给先打下去再说。 过了一会儿,王承恩过来,在他耳边说了一些话。 朱常淦起身离开。 隔壁,陈圆圆全身穿着一件桃红色的衣饰,上半身紧紧裹住,下半身则是高叉的裙摆,大腿若隐若现,小巧的玉足,显的轻盈而诱人。 虽是舞女出身,但她却比陈妃的城府高好几个段位,以至于仅仅两次拜访,陈妃就已经与她推心置腹。 这种情况在后宫也不鲜见,妃嫔在没有得势之前,往往都会联合起来,好有个照应。 当听说皇帝再次来到承华殿的时候,陈圆圆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 特别是听着丫鬟的脚步声传来的时候,她脸上的红晕显得更加的鲜艳,并且蔓延到了后颈,如桃花一般红润。 陈圆圆湖水般的眸子一闪一闪,“可是陛下叫我?” “陛……陛下他走了。”宫女低着头回道。 “走了?”陈圆圆的听到这儿,整个人猛然一顿,呆立在了原地,羞愤的脸色越加通红,从耳根、连着脖子、经过脊背,直到脚跟。 随即通红的脸色又由于特别的难为情而变的刷白,“陈妃她没有说吗?” “娘娘说了,但陛下好像有事儿,急急忙忙的走了。” …… 朱常淦神清气爽的来到乾清宫,听着锦衣卫的汇报,战局是眼下最要紧的事情,只有在北线的战事顺利的情况下,下一步的整治吏治才能施行。 剪除各军镇的大兴土建,同样是基于这个基础之上。 他与崇祯不同,崇祯的历史观是是精英史观,而他来自后世,更多的则是大众史观。 所谓精英史观,就是觉得只有王侯将相的才是人,为了王侯将相们活得更好,甚至可以去牺牲、欺骗、屠杀百姓的史观。 在这种史观之下,太祖朱元璋、朱棣是暴君,因为他杀了许多文官、勋贵。 文官勋贵,即使是贪污腐败,欺压百姓,那也不能杀,为什么? 因为在他们的眼里,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这天地运转的规矩就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 在文官、勋贵的眼里,士大夫可以“不使有司执縳牵掣而加之”,“不使人捽引而刑杀”;但庶人却不该享受礼待。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