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但自己治下的农民却是面黄肌瘦,衣衫褴褛,无法过活。 如今温体仁失势,朝中所有的官员都忙着和他撇清关系,排挤自己这个温体仁曾经的学生。 代邦桢心潮澎湃,运笔如飞,在信上继续写到: “他们确实不贪污受贿,可他们的势力越大,老百姓就越穷困。国家每年都会发生水灾、旱灾、蝗灾,没钱赈灾,农民受了灾,还要交赋税,只能卖地成为流民。 “如此一环扣一环,官绅手中的土地越来越来越多,国库反而更加空虚。” “他们曾说,大明朝局只有天意,非人力送扭转,然我看到陛下殚精竭虑,已然扭转乾坤,臣句句肺腑之言,望陛下明察……” 等写完,吹干。 代邦桢将管家给叫了过来,“不要让别人看见,将信交给襄王朱翊铭。” “是,老爷!” …… 《大明时报》的威力比想象中的要大的多,随着各地不断的送达,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将,初始是不相信,但再三确认之后,心中无不震惊。 打赢了? 大明竟然打败了满清鞑子? 而且还是打败了满蒙的骑兵? 大明各地的百姓无不爆发出一阵阵欢呼。 有一名武官满头白发的,却饱含热泪,“谁说我大明将士如浮土,不堪一击?谁言我我大明将士不堪一击?” 他当年曾参加过萨尔浒之战,如今哪怕生活过的再不如意,当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也不由痛哭流涕。 胜利,是最能鼓舞人心的。 也最能汇聚人心。 无论是百姓还是官绅,在听到大明打胜仗的时候,无不欢呼,而且这不是打内战,而是抵御外敌。 大明积弱多年,豁然打了一大打胜仗,压抑的心如何不振奋? 更令百姓们振奋的是皇帝的奖励制度和抚恤制度。 “一百五十两,我的天,要是能进入勇卫营、京营和白杆军之中,战死之后一百五十两,还能免税三代……” “我想去报名。” “我也想去。” “左右也活不下去了,不如去杀鞑子,杀鞑子一人,便是五十两,如果能击杀三个,我全家十年的吃喝都有了。” “走,我们一起。” “……” 可以说,《大明时报》带来的的不仅是胜利,更是信心,是大明将士们对于抗击鞑子的信心。 信心就是强大的战力,信心大过黄金,比金子更金贵。 与此同时,还给了活不下去的百姓一个活下去的希望,那就是去杀鞑子。 估计就连朱常淦也没有想到,他发愁的兵源的问题,竟然被《大明时报》给解决了,两个月后,勇卫营、京营、白杆兵面对从全国各地来的应兵潮,竟然有些接不住。 当然,这是后话。 …… 随之震动的关宁前线的祖大寿、吴三桂,以及宣、大、山西三总兵杨国柱、王朴、虎大威等武将。 相比关内的百姓,他们心中的波澜更盛。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冤枉你的人,比你自己都知道伱有多冤枉。同样的,作为多年与满清打交道的关宁前线以及宣、大、山西总兵,他们对于满蒙鞑子的实力太过清楚了。 甚至这些日子,他还秘密和皇太极接触过,对于满清的力量认知更加深刻立体。 可就是这么强的满蒙八万骑兵入关,竟然接连败了两次? “这……怎么可能?”吴三桂在接到消息的时候,如同雷击,浑身冰凉,无法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惊骇。 如此必败的见面,竟然也被翻盘了? “报!”有传信兵跑了进来,“总兵,锦衣卫到营帐之外了。” “快请。” 锦衣卫一个百户从外面进来,举着手中的旨意:“军机处命令,着吴总兵部,配合卢象升行动。” “配合卢象升?”吴三桂接过来公文,眉头猛地一缩,“陛下竟然让卢象升督师宣、大、山西三总兵杨国柱、王朴、虎大威?” 他本来还对大明皇帝没有对自己发出进京勤王的命令而疑惑,但现在却是一下子明白了过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