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可探出一半,就被徐载靖用手按了回去:“习惯一下凉风,戴好面罩你再探头出来。” “哦” 过了好一会儿,戴着棉帽子和面罩,帽子下还系着抹额的徐兴代便探出了头。 寒冷的西北风吹拂着,众人又是逆风而行。 徐兴代探出头,便被迎面的寒风吹得眯起了眼睛。 从小到大没出过京城的徐兴代,逐渐被沿路的风景吸引,眼睛咕噜噜的转个不停。 看着一旁侄儿的样子,戴着面罩的载章,露出的眼睛也笑弯了。 “小叔,沿着这条路骑马,就能抵达爹爹和祖父的军营么?”徐兴代在面罩下闷闷的说道。 “沿着路不知道要拐多少次弯儿后,就能抵达了。” “哦。” “等会儿热热身子,骑一会儿马。” “好的小叔!” 中午, 众人在路边驿站中用饭,坐骑也被青云阿兰他们伺候着吃着精粮。 徐载靖坐在桌边,手里拿着载端的来信,迟疑的说道:“哥,这位战殁的岳指挥,咱们之前可能还见过一面。” “唔?见过一面,是和大哥或者父亲回过京?”载章疑惑道。 徐载靖摇头:“瞧着履历,应该是宗哥儿出事那年,咱们在道院外遇到的那几位精悍壮士之一。” 当时勇毅侯刚开始独当一面,成军不久还没有对白高开战,资历要比后面的武松王演等人还要老一些。 载章蹙眉回忆一番后点头道:“小五,你这么一说我有印象了。怪不得大哥要咱家亲自去一趟。” 天色擦黑的时候, 风尘仆仆的一行人进到了汤阴县城中。 第二天, 徐载靖等人没有如孙氏所说去相州北的祝家堡调米粮,而是直接在县城寻到县令,找了带路会骑马的吏员,又采买了东西后,雇了辆马车出城而去。 一路上,徐兴代一直蹙着眉头。 倒没别的原因,就是徐兴代从小到大没骑这么久这么远,大腿根被磨得有些疼而已。 路上, 一行人轰隆的马蹄声和腾起的烟尘,吸引了不少沿途村庄中的村民出门查看。 查看的村民们,不少人手里还持着弓箭长枪,显然是以为出什么事了。 距离目的地近了, 徐载靖一行人附近,有持着弓箭长枪骑马的人,一个两个的出现。 到最后居然变成了十几个人,结成一队在徐载靖等人周遭游荡。 瞧着一帮人驭马娴熟,绝不是骑马一两日能练出来的。 徐载靖目力颇好,能看出那十几人神色上多是戒备,并无其他神色。 “衙内,不如小人骑马和周遭的人说一说吧!瞧他们应该是周遭几个庄子上的良家子。”骑马的县吏说道。 “到了再说吧!”徐载靖道。 “是。” 又跑了好一会儿, “吁!” 村庄口的麦场空地上,一阵勒马的声音传来。 “汪汪汪!” 眼前村中的狗吠声变得清晰了许多。 徐载靖等人马呼出的白气,很快便消失在空气中。 路上一直在周遭游荡的骑士,此时也驭马围了过来。 青云调转马头后,驭马迎了过去。 拱手和骑士说了几句话,那便就有一阵喧哗声传来:“当真是勇毅侯府?那可是咱家的亲戚!” “徐家五郎可来了?我家和廉国公家有亲!” “我兄弟俩乃是英国公张家的远方族亲.” “可否让我等和五郎说句话?” 说完话的青云目瞪口呆的看着眼前的众人,一是惊讶于他们说的话,二是惊讶于自家公子,居然在此处都这么有名。 听到这些,徐载靖心中便也明白,为何这些人驭马如此娴熟了。 相州北的祝家堡中、徐家祖籍代州庄子上,一些少年们也是如此早早的开始习练驭马。 随后, 一路跟来的众人下了马,走到徐载靖和载章跟前,一起说了几句话。 待得知徐载靖是去岳家后,众人又是一阵说话。 捋一捋就是,他们和这岳家有些亲戚。 门口的喧哗声, 也吸引了一个头戴白巾,一身孝服的少年走出门朝外看着。 少年身旁还跟着一位妇人。 见此,众人赶忙肃静。 载章带着徐兴代,同后面跟上来的徐载靖一起朝院子走去。 后面的青云等人则把良驹和马车上的东西搬了下来。 大人们叙话凭吊的时候, 徐兴代站在一旁,看着眼前比自己大好几岁的少年,眼神真挚的说道:“我叫徐兴代,勇毅侯是我祖父!我我也好久没见到父亲了。” 亲人的逝去似乎让孝服少年褪去了青涩,眼神中没了多少天真,看着眼前眼神真挚的徐兴代,少年抽了一下鼻子。 不知是冻得还是哭的,少年带着鼻子不通的声音,道:“我叫岳飞。”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