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杀!” 萧策抓住机会,带领士兵们发起了反击。大乾的士兵们士气大振,挥舞着武器,朝着北狄骑兵冲去。 北狄将领见局势不利,心中暗骂一声,只得下令撤退。“撤!快撤!” 北狄骑兵们如潮水般退去,战场上留下了大量的尸体和血迹。大乾的士兵们虽然也有伤亡,但成功击退了北狄的进攻,守住了营寨。 萧策站在战场上,望着北狄骑兵远去的背影,长长地松了一口气。他转过身,看到林夏正忙着救治受伤的士兵,心中对她的敬佩之情又多了几分。这个看似柔弱的女子,不仅为军营送来粮草,还在战场上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和勇气,实在难得。 “林姑娘,这次多亏了你想出的好办法,不然我们恐怕要损失惨重了。” 萧策走到林夏身边,语气中充满了感激。 林夏擦了擦脸上的血迹,笑了笑:“萧将军客气了。我只是做了我能做的事情而已。现在最重要的是救治受伤的士兵,清点伤亡人数,同时加强营寨的戒备,防止北狄再次偷袭。” 萧策点了点头:“你说得对。赵武,你立刻带人清理战场,救治受伤的士兵,统计伤亡人数。李默,你再派人去检查一下营寨的防御工事,确保没有漏洞。” “是!” 赵武和李默立刻领命而去。 林夏看着战场上的尸体和受伤的士兵,心中充满了沉重。战争总是如此残酷,夺走了无数人的生命,让无数家庭支离破碎。她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帮助萧策和将士们守住雁门关,早日结束这场战争,让边境的百姓能够过上安稳的生活。 北狄的偷袭虽然被击退,但军营的处境依然艰难。受损的粮草经过筛选后,仅够将士们支撑十天,而且受伤的士兵越来越多,药材也渐渐紧缺。萧策知道,必须尽快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否则军营迟早会陷入绝境。 这天,萧策正在中军大帐中与赵武、李默商议对策,一名士兵突然进来禀报:“将军,营门外有一位自称是京城来的使者,说有朝廷的密信要交给您。” 萧策心中一动,连忙说道:“快请他进来!” 很快,一名身着官服的使者跟着士兵走进了大帐。使者手持一个密封的信封,走到萧策面前,躬身行礼:“下官参见萧将军。这是陛下让下官送来的密信,请将军过目。” 萧策接过密信,立刻拆开。信中写道,朝廷已经收到了他的求援信,深知雁门军营的危急情况,已经下令让临近的云州府调运粮草和药材支援雁门军营,预计十天后就能到达。同时,朝廷还派遣了两万援军,由镇国将军李靖率领,正在火速赶往雁门关的途中,预计半个月后就能抵达。 萧策看完密信,激动得双手微微颤抖。他将密信递给赵武和李默,声音哽咽:“太好了!朝廷的援军和粮草很快就要到了!我们有救了!” 赵武和李默看完密信,也露出了激动的笑容。李默擦了擦眼角的泪水,说道:“将军,这下我们再也不用担心粮草和兵力的问题了!只要我们再坚持十天,就能等到云州府的粮草和药材,半个月后,李将军的援军也会到,到时候我们就能主动出击,把北狄赶出我们大乾的疆土!” 林夏听到这个消息,心中也十分高兴。她知道,朝廷的支援意味着雁门军营的危机即将解除,边境的百姓也能早日摆脱战争的阴影。 “萧将军,这真是个好消息!” 林夏笑着说道,“不过,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北狄肯定不会甘心失败,他们很可能会在这十天内再次发起进攻,甚至会试图破坏云州府的粮道,阻止粮草运到军营。我们必须提前做好准备,保护好粮道的安全。” 萧策点了点头,神色严肃地说道:“林姑娘说得很有道理。北狄诡计多端,我们必须防患于未然。赵武,你立刻挑选五千名精锐士兵,分成五队,分别驻守在云州府到雁门关的五条必经之路上,保护粮道的安全。一旦发现北狄的踪迹,立刻发出信号,同时全力阻击,绝不能让他们破坏粮道!” “是!将军!” 赵武领命,立刻去挑选士兵,准备出发。 李默也说道:“将军,我会立刻统计军营现有的药材和医疗器械,优先救治重伤的士兵,确保他们能尽快恢复战斗力。同时,我还会派人去附近的山林中采摘一些草药,补充药材的不足。” 萧策满意地点了点头:“好!大家各司其职,务必确保粮道安全,守住雁门关,等待朝廷的援军和粮草。” 接下来的几天,赵武带领的五队士兵分别驻守在了粮道的各个关键位置。他们在沿途搭建了临时的哨所,日夜巡逻,严密监视着周围的动静。 林夏也没有闲着,她跟着李默一起去山林中采摘草药。她从小就跟着父亲认识了不少草药,对草药的功效也十分了解。在她的帮助下,士兵们采摘到了大量的草药,缓解了药材紧缺的问题。 这天,驻守在西边粮道的士兵突然传来信号,说发现了一小股北狄骑兵在粮道附近徘徊,似乎在打探消息。赵武接到信号后,立刻带领一队士兵赶了过去。 当赵武赶到时,北狄骑兵已经开始对粮道旁的哨所发起了进攻。哨所里的士兵虽然人数不多,但凭借着有利的地形,顽强地抵抗着北狄骑兵的进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