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回忆-《百鬼判官》


    第(2/3)页

    严森和秦飞是去救哥哥了,顾潜去哪里了?

    刘同庆开口问那刀客:“兄弟,顾潜去哪里了?”

    王七答道:“我主子的事儿,不便回答。”

    刘同庆见次也不再追问,话锋一转,问:“我要一个人跟我随行,你可以吗?”

    王七不答,一手扶着酒囊喝酒,一手拇指和中指摩挲着。

    “一百两银子!”刘同庆说,“你身手有担保吗?”

    王七听到钱的数目,笑了,起身把刀扛在肩上,“保你平安。”

    二人就此出发。

    在夏日艳阳下,刘同庆和一位高大刀客进入了搭载着号称白衣军全部兵器的小舟里。

    王七划船,刘同庆告诉他往李庄方向去。

    他回想起了和哥哥的童年。

    小时候,刘同庆已经拿起了刀,刘同禧则拿起了书本。

    这一对兄弟很像顾风和顾潜二兄弟,一个学文,一个学武。

    不过刘氏二兄弟可没有那么多的束缚,学问的常常看学武的练刀,学武的常常听学文的读书。

    刘同庆的刀,没有名字,但是很精美,也很坚韧,听说是他们的父亲跑了一趟璃州,花重金让铁匠打造的一副铁剑。

    刘同庆爱惜得很,练刀也从未荒废。

    每日至少练上三个时辰的刀法,南山上的竹子被他砍去大半,可惜无名师指点,刀技没有什么长进。

    可刘同庆享受这样的生活,他觉得一辈子就这样过下去,也很好。

    直到郭斧头在咸水荡横空出世。

    一日刘同庆在竹林里挥汗如雨地练刀,两把利斧便抵住了他。

    一把放在他的肩膀,一把放在他的腰间。

    他没明白状况,手中刀已经被拿下。

    一个声音附在耳边说:“害怕吗?害怕了就喊。”

    他喊不出来,也动不了。

    父亲这时候上山了,这时节儿子应该回去吃饭,这位芦苇镇商会前任商会长在竹林里喊了几声二儿子的名字,没有得到回应。

    他看见一丛竹叶里露出一张惊颤的小脸来,心里松了一口气。

    抛去了那根用来撑手的极其华贵的拄杖,毫无顾忌地向儿子奔去,伸出双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