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随后其他人,朱元璋也给了不同层次的封赏。 吕氏之事,就算告一段落。 “陛下,臣有本启奏!” “准奏!” “谢陛下!” “陛下,之前的郭桓案,还有这次的吕氏之案,朝中大部分官员牵扯其中。” “如今朝中各部各司人员严重不足,各部官员一人当三人用。” “臣恳请陛下,恢复科举,为我大明选拔贤能。” 朱元璋闻言,他也意识到了官员不足,正有此意。 “嗯!咱正有此意!” “传咱的御旨,恢复科举,让各地士子赴应天参加科举。” “陛下圣明!” …………………………………… 应天的大街上,出现大批的锦衣卫,抓捕那些涉事官员家属。 街上的百姓纷纷驻足观望。 “哎老哥,这是怎么了?” “你不知道?” “还请老哥给我讲讲。” “太子妃谋反,被皇太孙发现,布局了两年,最后将他们一网打尽。” “这些人被皇上下令诛九族。” “老哥,你这有点扯了吧?” “皇太孙那才多大?” “还是个孩子,怎么可能会有这样的能耐?” “嘿?你以为我在说大话吗?” “那边就有皇上公布的大诰,你自己去看,再说了皇太孙怎么就没有这个手段了?” “皇太孙乃是未来的天子,受命于天,自然不同于我等凡夫俗子。” “你这么说也对!” “那可不嘛!” “……” 大街上百姓对这件事议论纷纷,有的十分坚信这件事就是朱雄英策划的。 有的则保持怀疑,有的更是直接不信。 认为都是朱元璋在为朱雄英做宣传,证明朱雄英才是大明未来的真命天子。 但是不管如何,这足以证明朱雄英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 同时也告诉世人,大明未来的皇位,除了朱雄英,不可能是别人。 ………………………… 北平燕王府! 朱棣看着手中的从应天传回来的情报陷入了沉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