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因为五大营、宣大、蓟辽、密云以及后续孙传庭的兵马,总数已经超过三十万。 打仗需要足够多的兵马,但太多了,同样要考虑后勤能否支撑的住。 “是,皇爷。” 王承恩躬身离开,朱常淦沉吟了片刻,摆手让众人全都出去, 「主线任务拯救大明朝完成度:8218/10000」 「大明朝国运值:10620,(国运过万,天灾及小冰河变冷的趋势扭转,其后持续回暖中,百姓的生活有所改善,一切稳中向好」 「已延续大明国祚:4200天」 「现代寿命奖励:4200天」 「资金奖励:115068492元」 主线进度再次提升,国运提升幅度最大,想来明年的冰冻期会有一个更大的提升。 一切都稳重向好,国祚同样提升两年的时间,资金第一次超过了一个亿。 …… 京杭大运河之上, “发生什么了?”崇祯看着百姓们围观檄文的盛景,挤都挤不进去,只能问道。 有一个老汉说道:“您还不知道?咱们大明朝要打满清鞑子了。” “那他们这是……” “报名参军啊!” 崇祯愣了一下,“啊?这么多人吗?” 接下来的几天,南直隶,河南等地的百姓们,无不沸腾,报名参军者甚众。 他们盯着招兵的文书,眼中放光。 “若是能进入大明朝五大营,那我们家以后的日子就彻底不损发愁了。” “可不是嘛,哪怕战死沙场,也算是光宗耀祖,祖上冒青烟了,一百五十两银子,还有二十亩地啊……” 崇祯的感觉还不是特别的大,但对于孙可望和石道深等人却是另外一回事儿了。 李定国喃喃道:“怪不得官军这么能打,有这么多钱,当初的我恐怕也会参军吧!” 更别说五大营之中,还有大量的火炮、火铳,与农民军战斗,怎么可能会输? 崇祯似乎看出了他们的心思,低声说道:“大明欲对辽东动兵,你们趁着这次机会,立下功劳,只要能够到封侯拜爵,若大明朝廷不给,我向大明皇帝讨要。” 众人眼中瞬间狂喜,“是,信王!” 他们这些人哪个盼的不是封侯拜爵? 就在这时候,河道之上突然来了一艘官船,“前方可是襄王世子朱常淦?” “正是!” “锦衣卫千户岑炳孙带陛下的手谕前来宣读旨意。” “哦。”崇祯连忙让人将对方请了上来。 “陛下授予朱常淦兵部尚书衔,挂平虏将军印,领总兵孙可望,石道深,副总兵李定国……前往通州集结,与五大营一同前往辽东。” “呃……”崇祯有些愣了,“不是说让我先回京都一趟吗?” 自己还想着回去皇宫一趟,与朱常淦促膝长谈一番,怎么突然来这一出? 锦衣卫千户将皇帝的手谕交到他的手中,“来不及了,满清鞑子已经进攻锦州七天了。” “那,让襄王与你一同回京,这总可以吧?” “喏!”锦衣卫千户岑炳孙左右四顾,“请问,襄王爷现在何处?” “他……”崇祯闻言不由挠头,头大不已地看向另外一条船。 两人闹掰了,原因便是襄王知道了崇祯的“真实身份”。 …… ps:感谢大伙儿,今天回来晚了,现在才发出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