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那咱们还要继续在这里问吗?” “问,只要是人做的,必然有纰漏。不仅如此,接下来,我亲自拜会信王,我倒是要看看这位信王葫芦里面卖着什么药?” 如红娘子所想,总督府外的这些人都是被人打过招呼的,自然不可能打听出来任何的消息出来。 接下来的几天,红娘子如钉在了总督府之外一样,眼睛死死地盯着总督府,而且每日都会向府里面递拜帖。 而且每次都带着其他的反王一起来,颇有一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姿态。 “信王,这女子闹的厉害,我们是不是采取点措施?”老韩都有些看不下去了。 老瞎子摆手道:“不必,此刻采取措施,反而更加证实了我们心里有鬼。” “……”崇祯头有点大,“你们看着处理就好,这段时谁也不见,就说被刺客袭杀,伤势还没有好。” 杀又杀不得,毕竟红娘子也是作为反王来的,赶又没有理由,人家作为反王前来拜会,你即便不见,也只能客客气气地拒绝。 当初三当家其实也是作为反王随从前来送拜帖,所以才近到了总督府墙外,要不然也不可能就这么轻易地看到院子里面的情况。 吃一堑长一智,如今的总督府外,五步一岗十步一哨,将整个府给围的严严实实。 任何人不得靠近。 “要不然,再让朝廷的兵马加紧对红娘子的剿杀?” …… 孙传庭带着兵马稳扎稳打,不断的压缩,其中犹属孙应元的忠勇军的战力强劲。 比如李自成的部下,每次打不过,喜欢钻山,而白杆兵原本就擅长山地战,而且有着更加灵活多样的作战方式,能够适应各种战场环境。 尤其是有了火炮和火枪的加持之后,这些农民军根本无法与忠勇军相抗衡。 刘宗敏、高桂英、田见秀全部不是对手,先后收服了南阳府,汝宁府,直逼襄阳。 可官军来了归来了,但这两个府的官绅们却并不轻松,因为紧随着官军来的还有廉政司,进驻两府的第一件事,就是清查账簿,并且在《大明时报》上刊登出来,他们之中有的人刚躲过流寇的钢刀。 却被廉政司的锦衣卫给抓了过去,家中藏的银子,房契,田契,全部被查抄。 有个老家伙指着廉政司官员的鼻子骂道。“可士为四民之首,没有了士绅的支持,大明的江山社稷,难道能稳固乎?” 他以前做过官,祖上出个进士,所以家中有良田千倾,如今被查出来在任上的时候,贪腐四万余两白银。 “哎呦……这叫什么事儿嘛?这日子是没法过了。”他老婆躺在地上撒泼打滚,想以此抵赖,却被东厂的人一鞭子抽在身上,“来啊,阻挡廉政司执法,杖二十。” “啊?”老妇闻听,吓得连忙抱着老头子的胳膊,“老爷,二十棍子下去,我岂还有性命在?” 老家伙痛哭流涕想求情,却被东厂的人一脚踢开。 “天要亡我士绅乎?” 老士绅怎么也想不明白,怎么流寇来了打他们,官军来了还打压他们,接连下来,朝廷肥了,百姓们也肥了。 受损失的只有他们这些士绅? 古往今来,哪有这样的道理? 老家伙喃喃地念道:“士为四民之首,隆其名,正以贵……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对于“士”都极尽拉拢……大明朝这是怎么了?” “怎么感觉流寇和朝廷合起伙来,欺负我们啊?” 不知道是不是老家伙的错觉,流寇,官军、廉政司,士子……似乎全都在霍霍他们官僚、乡绅。 这样的情况,不仅在南阳府,同样也在凤阳府,淮安府,铜仁府,不断地上演。 廉政司的强势介入,他们对各地的土地丈量,对所有的账簿,以及各大州县的大户人家进行勘验,等级造册。 然后刊印出来,发往各地。 《大明时报》对着这些贪官污吏、豪强、劣绅的报道,如烈火一般,将这种情况渲染到了各地,引起一波又一波的效仿。 有的地方,甚至不用廉政司的人出马,百姓们早早地便等在这些劣绅的门外,只等着廉政司的人马一到,就冲进去将这些官绅老爷们给揪出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