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拯救大明,现在还有机会。 一旦进入崇祯十二年,也就是土寇大起”之年。 别说是流民,就是地主土豪也会买充州县衙役的身份与反贼勾结。 “郡县从事率为其耳目,有司不敢过而诘焉”。 陕西、河南、河北、湖广等各地,这些“通贼”的从事、快役都是“以衙役护身”的地主土豪子弟。 除此之外,享有一定封建特权的生员,也会参加农民起义,举人、秀才等混进农民军数不胜数。 …… 除了李岩之外,还有一个人,那就是牛金星。 牛金星是河南卢氏人,同样中过举人,因磨勘(乡试卷复核)被革去。 因为有知县有嫌隙,被送进监狱,后来从狱中逃出后,无处可走,便投奔到李自成军中。 李自成对他也很重视,有事就同他商议,他替李自成谋划帐中。 不过眼下不知道这人在哪儿,暂时不必理会,李岩却是实打实的在跟前。 乾清宫,崇祯此时也还没有睡,听闻朱常淦的话,顿时会意,“你的意思是让我暂时别跑?” “没错,眼下并没有生命危险,若想拯救大明,李岩这个人必须扼杀在摇篮里面。” 耳中沉默了许久,崇祯的声音才再次传了过来,“我知晓了!可我要怎么阻止他?弄死?” “最好弄死。”朱常淦想了想说道:“接下来他会劝红娘子投靠李自成,你想办法阻止。能拖半年,我在京师那边便可以抽出手来,解决反贼的问题。” “好!”崇祯的声音再次响起,“这事儿先别让襄王爷知道,我怕他担心。” “……”朱常淦愣了一下。 …… 辽东战场上,皇太极继续陈兵数万兵马,压在锦州、关宁几个城下。 摆出一副随时要攻城的姿态。 而此时,豪格却是领着一队人马再次从青山关毁边墙入关。 这一点,即便是朱常淦也是没有想到的,历史有其惯性,但也有其不一样的地方。 前世清兵第五次入关,左翼由多尔衮为帅,右翼以岳託为帅,但豪格也在随队出发的,眼下却是以这种方式入关。 不过入关是入关了,但他带着三万人的行进速度却并不快。 豪格是皇太极长子,生母为皇太极继妃乌喇纳喇氏,满洲正蓝旗人。 他很早就跟随父亲皇太极出征作战,先后立下一些战功,被爷爷努尔哈赤封为贝勒。 皇太极继承汗位后,豪格参与了攻打朝鲜和明朝的诸多战事。 去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大清,豪格被册封为和硕肃亲王,兼掌户部事务。 多尔衮作为皇太极十四弟,却也被封了和硕睿亲王,原来镶白旗旗主,封王之后与弟弟多铎换旗,成为正白旗旗主。 眼看着皇太极的流鼻血越来越严重,作为皇位最有利的竞争者,就只有肃亲王豪格和睿亲王多尔衮。 两黄旗的大臣们和部分宗室以及豪格的正蓝旗都拥戴豪格继承帝位,而两白旗则拥戴多尔衮即位。 济尔哈朗的镶蓝旗和代善的两红旗也偏向于豪格。 清朝嫡庶之分很明显,从自己的兄弟姐妹就可以看出,凡是庶妃所生的儿子大多没有被重用。 所以他压根不担心其他兄弟,唯独对这个十四叔极为忌惮。 所以皇太极其实对于这次所谓的支援,有着莫名的情绪。 豪格既希望多尔衮的两白旗损失多一些, 但又怕支持自己的岳託,镶红旗死伤过多。 除此之外,还有多尔衮对豪格妻子的窥伺,两人因此也大吵过一架。 所以入关之后,兵马行进的速度很慢。 “报!”传信兵纵马而来,噗通跪倒在豪格面前“肃亲王,紧急军情。” “念!” “嗻”豪格身后一名包衣奴才,接过来信件,“正白旗骑兵与明军在天津城外40里处发生战斗。固山额真额尔赫战死,将士死伤一千六百余人。 另,宣大、蓟辽之兵马已经离天津只有60里,山东、登莱的明军也在往天津赶……” “又败了?明军什么时候变的这么强了?”豪格目光猛地一寒,取过来地图,“合围之势?明军有这么大胃口?也不怕牙崩咯?” “命令所有人将士,以最快的速度前进。”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