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军机处, 朱常淦领着众将进去,同时想听听他们关于这场战役的看法和总结。 这次让三大营回京做战术性的休整,以及给予物资的补充。 仅仅两仗,就将他们所带的炮弹全都给打了出去,这也是三营暂时撤退的原因之一。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缴获的东西得送回来。 朱常淦看了一下他们的缴获统计。 战马一万三千六百匹,银两九万两,盔甲三万件…… 八旗骑兵的人配有双马,配有三层甲,八旗蒙古兵也是基本上可以使用双马,两层甲,所以能缴获这些,也属于正常。 “都坐吧,朕先不安排接下来的战事,先问一下你们的要求。” “要求……” 所有人顿时沉默了。 其他人不知道,但曹化淳、李邦华、秦良玉等人却是知道这场战斗,真正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正是陛下。 更别说陛下刚刚颁布的抚恤银制度,更是让将皇帝在他们心中的地位再次拔高了一止一筹。 皇帝能做的,不能做的都做了,能给的,不能给的……已经给的够多了,他们做臣子的,哪里还敢提什么要求? 朱常淦看着众人,淡笑道:“不必拘谨,朕可没有给你们丹书铁劵的意思,只是想问问你们在接下来的战事之中,还缺什么?” 黄得功咽了一口唾沫,“陛下,这缴获的一万四千匹马中?能不能分我们勇卫营五千匹,这样我们就能凑够一万骑兵了。” “我们京营也想要五千……” 朱常淦看向白杆兵,“你们呢?” 前两者,每个营要五千,可就只剩下三千六百骑了。 马祥麟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陛下,剩下的三千六百我们不嫌少,能不能给我们一些火炮和火铳?” “哈哈,原来在这儿等着,行,朕给你们一百门火炮,但要等这场战役之后,现在的兵仗司正在加班加点的做炮弹和弹丸……” 朱常淦的话还没有说完,就看到了在这群将领后面的一个人,同样目光如火炬一样,兴奋不已。 宋应星。 他这次也带着几个兵仗司的人参加了通州大捷,临出发之前他被任命为火炮营的千户,在战场上,跑前跑后。 他的兴奋来源于他发现的诸多火炮的问题。 只有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许多只有在量产之中才会爆发的问题,他们之前压根就看不到。 不仅如此,他们还发现了火炮的其他问题,以及改进的设想。 “宋司正,你想要什么?” “我……我想回兵仗司。”他现在最想做的就是赶紧回兵仗司,验证自己的想法。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