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多日不曾理政,竟然还有些生疏,但这一套流程却是耳熟能详,白天的时候,大臣已经到天坛牺牲所看牲,所以他亲自去看了一下。 他连夜去了太常寺一趟,以及检查了皇祖配帝侑神,可在对祭祀的百官名单的时候,崇祯却泛起了心思。 文官? 为何全都是文官、勋贵? 通州大捷是谁打的?是他们文官打的吗?是他们勋贵打的吗? 所以,礼部上的这道奏疏,直接让王承恩留中不发了。 崇祯要等……等打打胜仗的人回来,将他们的名字给添上去,毕竟他们已经在回京的路上了。 六十里, 时间足够! …… “前方何人?” “吾乃宣大总督卢象升。” “总督!”一个参将直接下马行礼。 “快,起来” 卢象升回去的队伍终于与自己的队伍接上头了,“看我给你们带什么回来了?” 那名参将走到车旁,打开看到其中的银锭,以及后面一袋袋的大米,不由惊的目瞪口呆喉结滚动。 胸膛起伏,呼吸急促。 “这是……” “陛下直接拨给我们的,没有经过户部和兵部,足饷!” 足饷? 大明朝晚期,粮饷从户部出来就只有八分,出京六分,到营……可怕只有三分了。 别问,问就是大明朝的规矩。 可现在皇帝竟然直接拨给了他们足额的饷银和屋子,这是什么? 这是圣眷! 如何不让这些苦哈哈的明军不呼吸急促,不浑身热学沸腾? 足饷! 他们这辈子都不敢想的事情,别说这辈子,就是下辈子,下下辈子也不敢想,他们养不活自己,更别说养活家里。 他们每天谈论的就是如何能从这狗日的地方逃出去。 “弟兄们,出把力,这样我们能快速回营。”卢象升看着众人的发绿的眼睛,“再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勇卫营、京营、白杆兵大胜,击杀鞑子一万六千人。” “杀敌一人,升一级赏二十两,或赏银五十两。陛下已经给他们兑现了。” “回来之前,陛下给了我尚方剑,不用请示陛下,可立即兑换!”卢象升将怀中的尚方剑高高举起。 “咕嘟!” “咕嘟……” 卢象升都可以听到众人咽唾沫的声音。 明军战力弱? 无非是钱粮没有到位罢了,于谦当初主持京师保卫战的时候,面临的问题有两个。 其一,兵力不足,需要从外地调动军队,而且能调动的都是二线部队,战斗力很成问题。 其二,无粮,通州运河附近有大量南方运来的粮食,如果不能运输到北京城里面,丢在外面就有可能会被蒙古劫持走。 于谦的解决办法,让所有入境的部队,都从通州粮食基地绕道,携带粮食入京,同时预支半年的工资,用自己携带的粮食抵扣发放。 于是,士气旺盛,作战勇猛,仗打赢了。 卢象升看着众将士如狼一般的目光,目光如炬。 “如今钱粮皆已经到位了,我倒是想看看,你们有多少能耐,又可以从我这里拿走多少银子?” “总督,鞑子会从我们这里过吗?” “会,短则数日,长则十几日,鞑子定然会再次折返。”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