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李承乾的目光看向侯君集,“兵部尚书权掌兵部,位尤重焉,八百里加急乃国之大事,尔却不知不觉,本该重罚!念在劳苦功高,予以轻恕,本宫以失察之罪,判你罚俸一年!再有下次,革职查办!” 李承乾直接拿侯君集这个大佬开刀。 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侯君集一个失察之罪是跑不了的。 毕竟侯君集才是兵部最高长官。 “臣认罚。” 这下子侯君集心里更委屈了,别人就罚三个月,而我却要罚一年,这也忒没有天理了啊。 “幽州经此大乱,已派代国公李靖带兵前往善后,众爱卿以为谁能镇守幽州?”李承乾询问道。 杜如晦站出来道,“陛下,殿下,臣以为代国公李靖可领幽州大都督衔,镇守幽州!” “臣附议!如今幽州经此动荡,又因为朝廷未能及时平叛,以致百姓饱受涂炭之苦,急需一位朝廷重臣镇守幽州,以安民心,臣以为代国公合适!” 房玄龄也站出来道。 “陛下,殿下,臣以为边关刚定,局势不明,来年还需要大将领兵,代国公若驻扎幽州,没有三五年是脱不了身的,臣以为代国公不宜镇守幽州,安排河间郡王镇守幽州,最为合适,毕竟河间郡王是皇族,能彰显出朝廷对幽州的重视,迅速安定民心。” 长孙无忌倒是有不同意见。 李承乾点了点头,看向武将集团那边,也觉得李孝恭合适。 “皇叔,你意下如何?”李承乾询问道。 李承乾考虑到如果用兵,李靖显然比李孝恭更合适。 李孝恭身为皇族,一般不会轻动。 正合适镇守幽州。 “殿下怎么说,臣就怎么做。”李孝恭回答道。 去了幽州,无异于是自我流放,远离朝廷中枢。 一般人不会愿意去那个地方的。 李孝恭不同,李孝恭荣华富贵已经到了极致了,若是再在李世民面前晃,再立点功,搞不好就得落个功高震主的下场。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连李建成这亲兄弟都杀,更别说自己这个堂兄弟了,不想落个兔死狗烹的下场,就只能暂时远离权利中心,先藏锋一段时间。 而李世民看出了李孝恭的意思,知道李孝恭这是在藏锋了,难道就连李孝恭也不相信自己能许功臣一个善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