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胡遵忙问道:“计将安出?” 诸葛亮转到案后,写下两幅锦囊交给胡遵,吩咐道:“吾封你为讨寇将军,前往临泾助战,叫黄老将军照计行事,收服匈奴后与吾同往西凉建功。” “遵命!”胡遵激动不已,双手接过锦囊,贴身藏好,顾不得赴宴,匆匆吃了便饭便离开长安赶往临泾。 钟繇也自去准备,马谡这才言道:“司马懿此时想必已到西凉,此人当需早除,不如先派刺客前往,若能将其除掉,可一劳永逸。” 诸葛亮摇头道:“司马懿诡诈多疑,此行必定十分警惕,刺客焉能近身?” 马谡道:“炎风营自成立近十年,培养孤儿死士无数,又有剑师王越悉心传授武艺,颇多高手。司马懿不过区区文士,又只身闯入西凉,并无心腹,正是天赐良机。” “倒也有理!”诸葛亮虽觉得此事没有那么简单,但马谡说的也有道理,便让他自去安排。 独自在大堂坐了一阵,诸葛亮一声轻叹,前往工坊巡视。 眼看中原已定,大汉将兴,不想马超和司马懿之间的私人恩怨,竟又惹起国之大乱,当真国家多难,世事无常。 闷悠悠来到工坊,便听到嘈杂的刀具铁器撞击声传出,一股热气扑面而来,夹杂着生铁和火油的味道,诸葛亮双目瞬间恢复清明。 工坊里热火朝天,熔炉中炭火通红,一片兴旺景象,正观察之时,却听一人大骂道:“好小子不知深浅,你有何本事,竟敢改动元戎弩?” “我我我……”那人支支吾吾,不能对答。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