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问情 (三 上)-《烽烟尽处》
第(2/3)页
“不是 不是 那附近只有蒙疆驻屯军的一个中队 还不是满额 所以我才把骑一师摆在那边 ”阎锡山被问得脸色微微发红 赶紧低声解释
“骑一师附近只有一个日军中队 小鬼子也太不把咱们晋军放在眼里了 ”赵戴文又是微微一愣 感慨的话语脱口而出 说完了 才突然想起來前一段时间晋军打算与日寇暗通款曲的丑事 心中顿时一凉 有股抑郁之气慢慢从嘴里吐出來 弥漫在窑洞中久久不散
阎锡山刚才一直刻意不提晋军已经跟日本人之间已经达成了初步“和平共处”的协定 就不想让赵戴文又在此事上跟自己纠缠起來沒完 此刻见对方已经猜到了真相 只好笑了笑 硬着头皮说道:“我也是沒办法才出此下策 新军被八路给拉走了 中央军又盯着咱们手中最后这点儿地盘 如果我还继续像先前那样跟日本鬼子硬拼的话 估计用不了一年 咱们晋绥军最后这几万人马 也会葬送得干干净净 孙连仲的队伍在台儿庄拼光后 重庆方面是怎么对待他的 老哥你也看到了 我怎么敢再步他的后尘 ”
不待赵戴文说话 想了想 阎锡山又继续补充 “不过老哥你放心 阎某人可以对天发誓 跟日本人之间 只是虚与委蛇 绝不会真心投靠他们 绝不会真的出卖祖宗 ”
“唉 ”赵戴文又是报以一声长叹 望着阎锡山日渐憔悴的面孔 半晌无法再说一个字 以他对阎锡山的了解 相信后者刚才说得的确是心里话 跟日本人之间勾结 只是为了保住手里边最后这点家底儿 而不是真的想去当儿皇帝 这也是阎锡山最擅长的本领 在几大势力当中左右逢源 谋取晋绥系利益的最大化 只不过原來他逢源的对象是奉系、直系和南方的广州革命政府 而现在 则换成了日寇、八路和国民党中央政府而已
如果光站在晋绥系的立场上 很难说阎锡山这样做有什么不对 但是 如果跳出晋绥系这个小团体之外 站在国家与民族的立场上 阎锡山的行为绝对是大错特错 即便把整条黄河的水倒出來 都无法洗干净他的罪行
而与日寇暗通款曲的决定 却得到了晋绥军大部分高级将领支持的 至少 今天到场的赵承绶、王靖国和梁化之三个 谁都跑不了 目光缓缓从窑洞中的几个人脸上扫过 赵戴文越看 心里觉得越凄凉 当年那个为了国家民族不惜头颅的阎百川不见了 当年那个死守大同 与清军激战四十余日赵承绶也不见了 他们如今都手握重兵 功成名就 他们都有了割舍不了的利益与牵挂 为了维护这些身外之物 竟然不惜出卖自己的国家与民族 而当年他们之所以起义推翻满清 也正是因为满清统治者 把小集团的利益摆在了整个国家民族利益的之上 他们只用了短短三十年 甚至更少的时间 就变成了当年自己誓死要推翻的人 并且乐此不疲
“只是 只是初步达成了停火协议 其他 其他事情都沒谈 您老也知道 当年唐太宗亦有渭水之盟 老总之所以这样做 也只是为了积蓄实力 以图将來而已 ”被赵戴文看得心里发毛 第七集团军司令赵承绶向后退了几步 硬着头皮解释
“是啊 是啊 您老也知道 开战以來 咱们晋绥军损失惨重 去年又被八路拉走了三分之一人马 ”作为阎锡山的私人谈判特使 梁化之也红着脸替晋绥系的行为找理由
这两个人都是对日谈判的直接参与者 并且最初心里都对此十分抵触 但出于对阎锡山个人的忠诚 他们两个又不得不自己给自己找理由 自己欺骗自己 久而久之 就真的沉浸在谎言当中 彻底无法自拔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