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人情 〔四 下〕-《烽烟尽处》
第(2/3)页
“哎!”被点到名字的机枪组成员们围拢过来,倾听张松龄的指点。 但脸上的表情,却分明带着几分不屑的味道。
张松龄只想报答红胡子的救命之恩,无暇理睬机枪手们的轻视,想了想,继续说道,“我真的只会纸上谈兵!具体对不对,咱们大伙一起参详。重机枪上很多部件,其实是能找其他东西凑合的。比如说这个曲柄,完全可以拆下来用…….”
老二十六路里边,只有一个师及时换装了德械。其他两个师所用武器,则是五花八门。在这里你既能找到苏联人援助的水连珠,也能找到汉阳兵工厂产的老套筒。但最为扎眼的,肯定还是各式各样的改进版马克沁。非但没机会换德械的三十、三十一师拿它们当做宝贝,就连军械粮饷一切从优的特务团,都将马克沁视为神兵。
由于每一挺重机枪都来之不易,所以孙连仲麾下这些“叫花子兵”们,为延长马克沁的使用寿命想尽了一切办法。所谓水箱堵漏、枪管淬火,不过是其中的入门级手段。还有更高深的秘籍,被老兵们总结出来并视为压箱绝活,非本部队的人不传,非信得过的人不传,即便是顶头上司想从他们嘴里挖出来,也要费上九牛二虎之力!
张松龄人聪明,又没什么官架子,在当副连长时,很得弟兄们喜爱。所以一些入门级的摆弄枪支招数,老兵们也不会刻意瞒着他。 被他今天问两句,明天问三句,倒也学了个七七八八。
为了报答红胡子的仗义出手,也为了给游击队增加一点生存能力,他今天毫不保留地将学到的知识都倒了出来。马车上的几个重机枪手起初还是板脸皱眉,不相信他能说出什么巧妙主意。到后来,则越听越吃惊,越听越佩服,一个个把脑袋拼命往前凑,唯恐听漏了一句,错过如此好的学艺机会。
红胡子主动拉起张松林的坐骑,跟在了马车之后。年青人的一举一动,他都看在了眼里。这使得他越发相信自己的判断,所谓军统特工,完全是鬼子和汉奸们的误会。那手百步穿杨的枪法,军统的培训部门可以教。都花费一些子弹,也能堆得出来。可如何修理保养重机枪,却是一线老兵们的经验总结。任何培训部门不会教这东西,也没人能写得出一本类似的教材!
“小张兄弟以前跟鬼子交过手?!”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合适机会,红胡子笑呵呵地询问。
“打过!”张松龄合上重机枪复进弹簧护盖,将黑乎乎的手指胡乱在裤子上抹了两把,顺嘴回应。
红胡子手中这挺老旧重机枪应该是民国十年左右从海外运来的德国造,比起后来的民国版马克沁,技术已经相对落后了。但优点在于所用的钢材质量非常好,虽然各个零部件都磨损非常严重,按照老兵们的入门级经验收拾一下,应该还能凑合着再用上十几个小时。特别是枪管,枪机这些关键部件,重新淬火处理过后,坚持完一整场战斗应该没什么问题。
“在哪?跟鬼子的大部队么?!”红胡子突然变成了好奇宝宝,追着张松龄的话头问个没完,“我老人家当年一直想跟小鬼子的正规军面对面地打上一场,可惜,少帅他根本不准我们还手!”
“从良乡、固安,一路打到娘子关!”张松龄正忙着与机枪手们收拾马克沁,想都没想,大声回应。烽烟尽处5
“啊!”红胡子虽然早有准备,却没想到张松龄的战斗经历如此辉煌,愣了愣,大声夸赞,“怪不得你在那么紧急的情况下,还能摆出个阻击阵地来!原来身经百战,早就熟悉小鬼子那一套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