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心怀不轨-《大唐武侯》


    第(2/3)页

    老妇人本就虚弱了,再加上情绪激动,竟然话没说完,就昏厥了过去。

    “戚大嫂!戚大嫂!”人群里奔出了一个年轻妇人,看着老妇人大叫道,见老妇人毫无反应,又看着李方愤愤道:“戚大嫂五十才得子,夫君又在洪灾中丧生了,想不到来到这里,竟然连最后的命根子也保不住,真是作孽啊!都是你这个狗官,都是你不作为!”

    “狗官!”

    “狗官!”

    人群中不知道谁又在跟着骂了两句,看着眼前这一幕,还有年轻妇人的诉说,围观的流民感同身受,情绪渐渐开始激动了起来

    李方背后冒汗,这事一个处置不好,这些难民马上就要动乱。

    “乡亲们!都听我说!听我的!”李方大声吼了起来,一时间有点sāo动的人群静了下来,齐齐盯着李方。

    李方出人意料的,一下子跪下,神情肃穆地道:“本官原来也只是一个平民百姓,只是侥幸通过了科举,才成为了这里的父母官。你们的心情,你们的感受,我都能理解,因为我家也被洪水淹没过。我李方敢在这里起誓,你们的一切我都会安排好!这大夫相信也马上就要来到了,你们赶紧回去等候医治。本官会一直在这里,请你们相信我!”

    不得不说,一个官老爷在一群百姓面前下跪,并且言辞恳切的劝说,还是有一定的效果的。原来已经有点sāo动的难民,又开始恢复了平静。

    老妇人的遭遇,只是让他们觉得可怜,但还没有到达同仇敌忾的地步。万一伤害了这官员,城里停止送粮,那么这些难民岂有活路?况且这周围的府兵也不是吃素的。

    “好!那我们就再相信你一次,但今天要是再见不到大夫,我们就自个冲进城去,为了儿女,为了家人,我们都豁出去了。”人群之中最前面的一个大汉,握着拳头道。

    望着人群的散去,李方愁sè更浓,竟然有人挑头了。这城里究竟是怎么回事?那么多的医馆药堂,怎么可能一个大夫也没有呢?老大人啊!都得看你了。李方是走不了的了,他知道只要自己一离开这营地,难民肯定马上就得闹事。

    ………

    城内,萧瑀没回柳府,还在县衙坐镇着。

    “城里的大夫怎么说?”萧瑀对着一个刚进来的捕快道。

    “小的已经走遍了城中的医馆药房,只要城西的胡大夫收拾了药箱出去,其他的人一概都在回避。不是说病了,就是说家中有事。”

    “什么?”萧瑀一拍案桌,怒道:“救死护伤是他们的职责,他们竟然回避?再去请,不去的,就全部把他们请到县衙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