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对,窦大人说的也是微臣想说的,这些党项人不识礼仪,一味的怀柔是不行的,微臣也要建议大军讨伐些不识趣的异族。” 礼部尚书陶谷不放过任何一个拍马屁的机会,他知道这赵匡胤最重视礼仪,这些人建国称帝就是对赵匡胤最大的藐视,这样的不识礼仪,赵匡胤能人忍的住吗? “父皇大臣们说的都对,兵部收到禁军军校的汇报,新的一期培养的人已经全部结束,现在暂时编城了十个营,这些人都听说了李光俨事情了,都要求请战,现在请战书都已经堆满了整个兵部。” 赵麟现在暂时负责署理兵部,他说的都是实话,现在兵部的请战书是不少,都是那些军队中下层士兵的意愿,这些都是刚刚从军校里出来,急于立功,这才请愿的,不过从另外一方面来说这些人都是被成功的教育了。 “好,这些人都不亏是我大宋未来的可造一才,本来朕是打算直接给他们一个教训,不过我们大宋也不能那么不分青红皂白,派人去哪里让李光俨取消国号,来汴京领罪,朕可以饶恕他的无礼之罪。” 大臣们都惊奇的看着赵匡胤,刚才陛下还在大发雷霆,怎么现在却好像一dian事情都没有了。 “好了你们不用怀疑了,朕不是不追究,朕只是不想生灵涂炭,下旨让李光俨让他来汴京请罪,朕保证只处罚他一人,其他的人一律无罪。” 一些眼明心亮的人已经明白了这是赵匡胤做给天下人看的,现在大宋基本上已经完成了内部的统一,内部出现了叛乱,赵匡胤想到的是整个党项族。 其实这就是他的高明之处,这是圣王的所作所为,要不然赵匡胤就直接出兵了,可真的是仁慈呀。 “你们不用再说了朕意已决,同时命令王全斌从蜀地发兵三万,加上从大瞿越战场上两万人,一共五万士兵,朕不相信要是这个李光俨反悔朕收拾不了他。” 先礼后兵,赵匡胤不是不出兵,他这是有两手准备,一个是下旨,另外就是出兵,这两个没有先后顺序。 只不过赵匡胤说的是先下旨,但是在圣旨出去的途中,军队也已经出发了,但是实际上这军队的调动比这圣旨的速度还要快。 至于为什么只从蜀地调兵三万,要知道蜀地可是有十万之众,而且距离现在的大夏国不远,可是老赵只要三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