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7章 牢中的偶遇-《大宋第一太子》
第(2/3)页
由于有了袈裟作掩护,一有机会,他便来到牛渚矶边察看地形,并暗自绘下图纸,标上记号。为了搞到长江水面宽度的准确数字,他经常以垂钓为名,划着小船,带上长长的丝绳,进行反复的测量工作。
他先是找到一个隐蔽的处所,然后便将丝绳拴在牛渚矶下的礁石上,然后牵着这根长长的丝绳划船到西岸,再根据丝绳的长度来计算长江的宽度。这是一个非常原始的笨办法。为了求得精确的数字,樊若水只得在采石江面不知疲惫地往返数月,反复进行测量。令人感叹的是,樊若水往返大江南北,一共进行了十余次测量,竟然神不知鬼不觉。
很显然,他身上所披着的这件袈裟,为他进行间谍活动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为了给将要建造的浮桥做好固定,樊若水向广济教寺捐献了一大笔资金,然后建议寺庙用这笔资金在牛渚山临江处凿出一个个的石洞,洞中则建造石塔,供奉佛像,以保佑过往船只的平安。
这无疑是一件令佛门弟子感到无比荣光的事情,所以很快便得到了寺庙的认可。数月之后,当这样一件浩大的工程宣告完工之时,广济教寺众僧无不对樊若水刮目相看。
樊若水借助寺庙作为掩护,在采石一带暗中活动数月之久,在获取了采石江面详细的水文地理资料。
有了这些资料架设一座浮桥就方便多了,看上去这不是为宋军攻打南唐做准备,看起来确实是这样的,但是樊若水考虑更多的是为了以后南唐的反攻大宋,那样也方便不是吗?
这些东西都是他呕心沥血完成的,亲自去实践过的,樊若水也算是一个实践出真知的先人了,他想用这些东西打动唐朝廷。
可是他第一见李煜就被李煜轰了出去,而林仁肇那个时候却又在攻打大理,没有时间去理会这个,他没有能跟林仁肇交心。
所以他想着能够找个人将这些东西交给李煜,想不到李煜正在找他呢,为了一个女人居然将自己的给抓住了。
“老弟你就少抱怨了,当初我要是听别人的,直接去大宋就好了哪里还会成为阶下囚,以前我固执的认为报效大唐,可是现在我都家破人亡了,想不到家父一生终于大唐,最后却落得这个下场。”
樊若水不是一个人在这牢房里,这里还有其他的人,刚好有三人,他们的谈吐和仪表这这些都不是一般的人能够做到的,看来这两个人也有背景,难道是那个官员之子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