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接连几天,小家伙都没再跟李青亲近,哪怕是随李青一起,去李家科研基地游逛,也只是与朱载壡、李雪儿交谈,非必要,都不与李家说话。 自以为如此是在惩罚李先生,殊不知,李先生可太喜欢了…… 数日下来,科研基地基本逛了一整遍,与此同时,科研基地的许多厂房陆续放了假,也就蒸汽铁轨的生产没影响…… 眨眼的功夫,年关悄然已至,劳碌了一整年的百姓,开始忙着赶集,忙着过年…… 集市场上,人山人海,摩肩接踵,离除夕还有七八日,年味儿就要溢出来了。 相较京师,关外,西域,金陵的气温要好上许多,可这里的百姓穿的并不单薄,比关外、西域,甚至就连生活条件更好的连家屯百姓,都要厚实,瞧着就暖和…… 这里也刮风,也下雪,可这里的风雪却拴不住人,大街小巷,人来人往,同时,还充斥着孩童的欢声笑语…… 不似小胖墩儿那样的家庭,受大风大雪所困,出不得门…… 集市场上,各种年货琳琅满目,目之所及,熙熙攘攘。 这一刻,盛世之气象,具象化了。 馄饨摊前,率先吃完馄饨的小家伙,望着如此一幕,不禁由衷感慨道: “这才是大明盛世,只可惜,这样的盛世并不普遍,只囊括了一小撮人……” 言罢,收回目光看向李先生,想听听他的看法。 不料,李先生充耳不闻,专注吃喝。 终于,小家伙败下阵来。 “先生,咱们和好吧?” “我压根儿就没跟你一般见识,是你自己小心眼儿。”李青百忙之余,抽空回了句。 “……” 朱翊钧颓然叹道,“我总算理解先生为何更喜欢留住金陵了,换作是我,我也更喜欢金陵。” 小东西再次将目光移向人山人海,轻轻道:“如此赏心悦目,自然惹人喜欢,只待春暖花开,江南特有的水乡之气、锦绣繁荣,定还会再上层楼,还是江南好,江南好啊……” 李青吃干抹净,放下碗筷又打包一碗,付了钱,“别多愁善感了,走了。” “噢。” 一大一小,挎着装满年货的大小竹篮,一路往回走,小家伙一路沉默…… 这样的繁荣盛世,当然值得开心,可一想到连家屯儿的小胖墩儿,关外的将士,西域的百姓…… 又令人难过。 大明又有几个金陵呢? 回到家,见小家伙还是有些闷闷不乐,李青问道: “你想成为你父皇那样的皇帝吗?” 小东西怔了一下,奇怪道:“干嘛这样问?” “想是不想?” 小家伙张了张嘴,最终摇头道:“我想比父皇更优秀,我想,这也是父皇所期望的。” “可你现在跟你父皇又有何区别?” “什么意思?” “只知道一味的愁!”李青毫不客气道,“呵,要是为如何解决问题发愁还可以理解,这样没意义的愁,除了自我感动,有个屁用?” “我……我这是有担当,有责任心!”小家伙强调。 “这些是放在心里的,不是放在嘴上、摆在脸上的。”李青呵呵道,“真要愁,就该去提升自己,而不是唉声叹气。” 朱翊钧苦闷又无奈,气鼓鼓道:“你就不能照顾一下我的心理感受吗?” “你何不直接说,你还是个孩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