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冠军侯给了他们土地和自由,让他们以后可以自己种田过活下去。 而这一点,是满清朝廷给不了他们的。 自从分完田地之后,这些满清百姓,心里几乎已经没有大清,只有冠军侯贾琮了。 百姓是很实在的,只要你对他有一分好,他就能记你十分好。 此时,若是满清大军攻打过来,这些百姓,说不得心里还盼着贾琮能防守的住了。 他们不想再做回满清百姓。 因为在满清,只有上三旗的旗人,才是上等人。 那些旗主,更是可以肆无忌惮的圈地,哪里管他们这些升斗小民的死活? 以前,他们过的实在是太苦了。 让这些百姓归心之后,接下来,贾琮才继续挥军继续攻打下去。 贾琮并没准备攻打多快,而是决定缓缓推进。 因为吴三桂那边,推进的速度着实有些慢了。 此时,他们才刚刚只攻打到江边,至今还不曾渡江。 并且看其情形,也不像是马上就要渡江的样子。 对此,贾琮心里,是颇有些失望的。 在原本历史轨迹中,吴三桂就是止步江边,给满清缓冲的机会。 最终调集大军,灭掉了吴三桂。 若当时吴三桂能果断一些,快速渡江的话,未必没有机会推翻满清的。 只是已经垂垂老矣的吴三桂,退缩了。 他不会如今再次退缩吧? 若如此的话,那就真成笑话了。 不过这一世,因为天赐帝得位不正,再加上吴三桂的名声也不像是历史轨迹中的第一汉奸那般不堪。 因此吴三桂的大军,此时势头已起。 便是吴三桂不想渡江,只怕其麾下将士,也会逼迫他渡江的。 即便他不想进步,他麾下将士,也是渴望着能够更进一步的。 不过,他何时能够渡江,却是难以料定。 贾琮推断,只怕要等到年后了。 这也就罢了,这边,贾琮也主动放缓了推进的速度。 战争是为政治服务的。 贾琮生怕一不小心就将满清击垮,到时候,他就没有滞留的借口了。 而贾琮麾下几员大将,则是憋足了劲。 不论谁被分配到攻城任务,攻打的那叫一个坚决,几乎都是闪电般的速度。 这真是手快有,手慢无。 一旦被人给比下去,说不定下一次就捞不到机会了。 且说满清这边,直接被幽州军打的找不到北了。 幽州军步步为营,进攻犀利。 他们想要反击都找不到任何机会。 他们满清大军,在幽州军面前,没有丝毫反抗之力。 此时,满清上下,无不恐慌起来。 他们心里都十分不安,如果心里十分清楚,他们抵挡不住幽州军进攻的步伐。 再如此下去的话,他们怕是就要亡国了。 在这种情况下,满清不得不派出使者,前来求和。 满清方面,要求和幽州军停战,幽州军撤出他们所占领地区。 满清愿意支付一定的赔偿。 而对满清提出的条件,贾琮自然嗤之以鼻。 贾琮表示,停战可以,但是幽州军占领的地区,归幽州军所有。 并且满清还要赔偿给幽州军十万石粮食,黄金万两,白银十万两,上等战马一万匹。 贾琮提出的条件,满清方面,完全无法接受。 这绝对是丧权辱国的条约,若是答应了,势必会将满清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而贾琮也不墨迹,直接集结大军,准备对满清发起全面进攻。 见此情形,满清方面,直接被吓尿了。 幽州军提出的条件,固然十分耻辱。 但是能让他们满清,免于亡国。 但是一旦幽州军真的打过来的话,那么他们可能就真的要亡国了。 孰重孰轻,他们还是能够分的清的。 因此,经过一番短暂的商议之后,他们不得不答应下幽州军的条件来。 至此,双方签订了停战协约。 此后一月功夫,满清方面,将赔偿全部送了过来。 有了这些粮食,他们就不缺少粮草了,也不用再从幽州向这边运输粮草。 有了金银,他们就能犒赏三军,让幽州军士气更加旺盛。 有了上等战马,幽州军又能多出一万骑兵来。 有了这些赔偿,幽州军的战斗力,更进一步。 其实,即便不签订条约,贾琮也是决定暂时停止进攻的。 毕竟,他还要等三藩那边的动静。 而如今,签订条约还能得到这么多好处,那就更好了。 至于说签订条约,后面还如何攻打满清的事情。 这根本就不是问题。 满清当初在和大夏签订停战协约,然后又撕毁条约的事情,做的还少吗? 协约签订的目的,就是为了撕毁用的! …… 且说大夏京城之中,贾宝玉用了两月功夫,写出一本窃玉偷香来。 写完之后,他又自己翻阅修改了一番,自己看的十分满意。 然后,他悄悄将书稿拿到书坊去售卖。 掌柜的看了此书,也是大为赞赏,决定买下这本书的书稿。 最终开出五十两银子的价格来。 这个价格,其实已经不低了,尤其是贾宝玉还是新人的情况之下。 而听到这个数字,贾宝玉也是大喜过望,哪里还有不答应的道理。 接下来,书坊掌柜,又询问贾宝玉,用什么名字刊印。 历朝历代的淫书,都不用用自己的原名来刊印的。 就说金萍梅作者,不也起了个兰陵笑笑生的笔名吗? 贾宝玉想了想,便也给自己起了个笔名,叫做绛花洞主。 绛花洞主,本就是贾宝玉年幼时候用过的一个别号。 此时用这个笔名,配合这本书,倒也算是相得益彰。 却说书坊掌柜,得了书稿之后,很快便让人拿去刊印。 半月功夫,这本书,便先期刊印出一千册来。 这个印刷数量,已经着实不低了。 毕竟,这个时代的识字率就十分堪忧。 而即便识字,也未必就会买这本书的。 书坊掌柜,也是十分看好这本书,因此这才一口气就印刷了一千本出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