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先暂时安顿在宁国府中,以后再想办法便是。 想到此处,贾母只得红着脸,厚起脸皮来说道:“琮哥儿,如今荣国府家产,悉数被抄没,一点银子都没带出来的。” “且连安身之处都没有,你我两府,本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因此,我们倒是想要暂居在这东府之中。” 在贾母看来,他们暂居在这里,也不过白住着几个院子的事情。 好吧,还有饮食,月例银子等等。 不过,也花费不了几个钱。 贾琮便再是无情,也不至于不答允她的请求。 她却不知,贾琮才不愿意让她们住在这里。 贾母、王夫人,他看着就心烦。 更有一个大脸宝,若自己不在家,他未必不会做出什么事情来的。 而林妹妹又有着身孕,贾母再仗着自己的辈份,别人都压制不得,未必不会生出什么事情来。 因此,倒是远远的打发出去的好。 想到此处,贾琮不由说道:“老祖宗,让你们借居在府里,不过是一件小事而已。” “只是这样,未免委屈了你老人家,我看不如这样。” “我在外面,收拾出一栋院子来给你们住着,这样你们也不用拘谨,自然更好。” “对了,三妹妹还有大嫂子,本就住在大观园里的,倒是不用跟着一起搬过去了。” 要是探春和李纨母子跟着一起过去,必定要跟着受苦。 其实贾琮还想让赵姨娘也留下来的。 只是实在是没什么理由和借口说这番话,也只好作罢。 贾母听了贾琮的话,倒是没怎么多想,反倒觉得贾琮有良心。 在外面单独安顿下来,的确是要比寄人篱下要好的,也不用看人的脸色。 琮哥儿既然这般说了,想必万般都会安排妥当的。 而贾琮,果然也是个热心肠的人。 当日下午,贾琮就命人寻了一个三进的院子,直接付了两倍的价钱买下来。 然后安排人,将贾母等人,直接送了过去。 贾母本来还心存感激,然而到了新院子之后,未免傻了眼。 三进的院子,倒也不小了。 但是架不住荣国府人多啊,虽然没多少主子。 但是他奴仆多啊,好几百人呢。 这三进的院子,根本住不下这么多人。 除非他们弄个大通铺,让奴仆一个屋里挤个二三十人才勉强安顿的下。 然则如此一来,体面何在? 贾母这才知道,贾琮这混账哪里是好心? 分明就是嫌她们碍眼,直接将她们从宁国府里撵了出去。 贾母气的浑身直打哆嗦,有心不要这宅子。 只是如今,离了这宅子,她们哪里还有安身之处? 荣国府被抄家,金陵那边的老宅也是一并会被抄没的。 虽然金陵那边,还有旁支在。 但是如今他们败落,什么都没了,就算去了金陵老家又怎样? 还不是寄人篱下,看人脸色过日子? 左右都是看人脸色,倒还不如留在京城过活。 好歹这里还有实在亲戚在的。 比方说薛家和林家。 想通此节,贾母也只好捏着鼻子在这里住了下来。 而她们都只吃了早饭,午饭都没来得及吃。 贾琮那个孽障,都没管他们一顿饭。 如今众人,都饿的饥肠辘辘。 贾母忙吩咐厨房做饭。 只是,厨房里面,并没有食材。 而她们身上,都身无分文。 她们作为主子,平日也是极少出门的。 便是出门要买什么,自有婆子丫鬟会账,哪里用的了她们自己带钱? 如今,她们倒是比丫鬟婆子还穷的了。 贾母也是无奈,只好让林之孝去宁国府去借一些银子,买些现成的吃食。 等到了明儿,再买来食材做饭不迟。 总不能让一家老小都饿着肚子吧? 不多时,林之孝便买来了吃食,连剩下的银子也一并交了上来。 这一次,宁国府总共借给他们二百两银子。 二百两银子? 够做什么用的? 都不够一个月用的。 贾母原本以为,贾琮好歹会借几千两银子给他们的。 没想到竟是这般小气,这让贾母的脸色十分难看。 她甚至都有心让人把二百两银子送回去。 只是如今买饭菜已经花去了一些,不够二百两银子了。 再说真还回去了,他们吃什么? 真是一文钱难倒英雄汉。 吃过饭之后,贾母怎么都不自在。 这统共三进的院子,便是堂屋,又能有多大? 屋里的摆设,和她原本住的荣庆堂相比,更是天差地别。 忽然之间,贾母终于清醒地意识到。 荣国府,已经没落了。 时代,变了啊。 别的不说,就说这些婆子丫鬟小厮,他们根本就养不起。 倒不如全部放出去的好。 想到此处,贾母不由让人叫来邢夫人和王夫人。 如今整个荣国府,倒是只有这婆媳三人撑场面了。 贾母不由说道:“如今我荣国府,已被除爵抄家,已不比往日,你们也要做好过苦日子的准备。” “你们也看到了,这宅子,还是琮哥儿给的,只有三进大小。” “如今我们越发连进项都没有了,也使不到这么多人,这院子里也住不开这么多人。” “因此我想着,咱们婆媳三个,连宝玉在内,每人身边,便只留一个伺候丫鬟,剩下的,都打发了去。” “以后府里各种事情,怕是就要你们亲力亲为了。” 听到贾母的话,邢夫人和王夫人,心里都颇不是滋味。 她们以前哪里做过这些粗使活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