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而一旦这边闹大,那么一直对大夏蠢蠢欲动的满清,势必不会放过这大好时机。 万一三番那边,也生起野心的话。 整个大夏面临的,几乎是天倾之局。 因此,及时赈灾,及时安顿下灾民,是重中之重。 永隆帝疲倦地向林如海问道:“林爱卿,如今户部库房,还有多少银两?” 林如海进入户部,成为户部侍郎。 林如海乃是永隆帝心腹,被永隆帝安排进户部,就是想让林如海尽可能的能够掌管户部。 然后等下一次京察,让户部尚书升迁入阁,就能够让林如海接任户部尚书一职,从而掌管整个户部。 听到永隆帝询问之后,林如海不由说道:“启禀陛下,如今户部库房之中,只结余八十三万两银子。” “并且这八十三万两银子,都已分派好了用途。” “其中三十六万两银子,需要支付边军军饷以及供给。” “还有二十七万两银子,要支付驿卒饷银,以及驿站开支。” “另外还有二十五万两银子,要用于疏通航道。” “这样算起来的话,库房中的银子,还有所不足。” 听到这些数字,君臣不由都沉默下来。 第一个边军的军饷以及供给,是绝对不能克扣的。 边军负责抵抗满清、蒙古等外族,若是边军军饷被克扣,一旦引发边军骚乱,后果将不堪设想。 而疏通航道,同样也不能拖延。 这航道,关乎秋税运送。 这时候,秦相不由说道:“陛下,老臣以为,可以暂扣驿卒的饷银。” “甚至可以裁减掉驿站,兵部调军征用驿车发送文书,有的发出,有的没有如期发出。” “官员私坐驿车,一张文书多次借用、多次涂改。驿站当差的威势如虎,百姓性命像丝。” “驿站每年需要支出六七十万两银子,但是并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而朝廷还要白白养着十几万的驿卒,因此倒不如裁撤了的好,只需要留少部分一些,只用作传递军情便好。” 寇相听了之后,不由说道:“陛下,驿站,万万不可裁减。” “全国上下,有两千余驿所,有十几万的驿卒。” “这些驿卒,就指着这些微薄的饷银养家糊口。” “一旦裁撤了驿站,这十几万驿卒,就失去了经济来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