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怂恿-《我在唐初有家店》
第(2/3)页
“灾民不需要朝廷拯救,又有酒楼的收入,皇帝不可能周转不过来,还借那么多钱做什么?”
虽然对杨文华来说,十亿胶纸钱,按一万张红色到一亿张黄色的印制比例,不需要多少成本,可杨文华还是不想借出去。
“朝廷也艰难啊,国库本就空虚,而今又遇到如此大灾,今年关中的赋税是指望不上了。
你这里以工代赈弄的不错,朝廷自然想要效仿一番,可奈何囊中羞涩,杨先生就不能周转一二吗?”
就这个借口?
杨文华有些无语了,你们直接说看上了辽东的铜铁,老子可能直接就借了。
“借钱是不可能的,杨某没有借钱给人的习惯。”
面对杨文华的一口回绝,李纲虽然早有心里准备,可依然感觉有点难受,沉默了许久,试探着问道:“杨先生可愿意收购些玉石字画之类的宝物?”
“想倒是想,奈何杨某认不出真假,也就息了那个心思,也没有那个附庸风雅的必要。”
“老夫为杨先生定价做保如何?”
杨文华看着一脸认真的李纲挑了挑眉,沉思了许久,老头的人品虽然不错,可也难保不会坑自己,毕竟数量那么巨大的一笔钱呐。
而且这种为国,牺牲小我的事情,在后世说不定还能成为美谈,当然,杨文华自己所处的角色,就只能沦为笑料了。
“玉石字画杨某也不是不能收,不过杨某只收十万到百万文一件的东西,涉及东西众多,老先生一个人恐怕忙碌不过来。
就让朝廷五品以上的官员,在鉴定文书上抄录几句论语,再写下东西的价值,若能如此,玉石字画杨某就收了。”
要是这样你们还敢骗老子,老子就也认了,只要你们不怕人家说贞观一朝,君臣联手行骗就行。
当李纲向李世民回报了杨文华的要求后,李世民沉默了许久,虽然脖子上青筋直冒,最后还是咬牙说道:“答应他。”
“圣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