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欲往辽东-《我在唐初有家店》


    第(2/3)页

    “还请先生教我。”

    看着崔哲又恭敬的施了一礼,杨文华沉吟了半响,考虑了一下自己的得失之后,开口道:“老先生有没有想过,以辽东为起点,一路向东而去。”

    “啊?”

    听完杨文华的话,崔哲大感惊讶的问道:“辽东之东,如此荒蛮苦寒之地,难倒中土就不能容纳我等,继续发展下去了吗?”

    “唉,确实容不下你们继续发展下去,最多五十年内,要么皇朝颠覆,要么世家没落。”

    感叹了一下,杨文华继续分析道:“老先生也是饱读史书之人,自然清楚,纵观华夏历来内部征战,无不发生在人口众多之时。

    商周如是,汉末如是,就是前朝前后也如是,当土地不足以供养如许多人时,内部倾扎必然发生,当人口流离减少之后,征战必然停止。

    华夏想要跳出这个怪圈,就必须得跳出这片土地,辽东虽是蛮荒苦寒之地,却并非贫瘠之地。

    恰恰相反,那里不但土地肥沃,而且物产也极为丰富,老先生何不效仿先贤,筚路褴褛以开拓四方呢?

    而且,天下之大,何等广博,辽东之极东处,可是有不下于中土的广阔天地啊,老先生只要寻到那处,崔家的繁荣昌盛,子孙绵叠还需老先生烦忧吗?”

    说到此处杨文华停了下来,如此大的一个馅饼画出来,就看这崔老头想不想吃下去了。

    崔哲沉吟思索了许久,最后望着杨文华问道:“若崔家东行,杨先生可有相助于崔家之法?”

    “自然是有的。”

    杨文华暗暗送了口气,接着说道:“吾有二妙法,可助崔家立足于辽东。”

    “还望杨先生不吝赐教,崔家必倾其所有以报之。”

    看着又深施一礼的崔哲,杨文华笑了,说道:

    “其一,我有一法,可制出一物,名曰水泥,用于修建砖石房屋粘合之用,造价极为低廉,寻常人家使用也可负担,有此一物加上火坑,可御辽东严寒。

    其二,我还有一物,名曰土豆,可为主食,亩产最高可致万斤,苦寒之地不减产出。

    有此二者,想来崔家立足辽东当不难办到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