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6章 正气长河 (二合一章)-《诸天普渡》
            
            
            
                
    第(1/3)页
    “究竟是何物!?”
    高冠老者被沛然巨力推得疾飞而出,好不容易才站定了身形。
    满脸骇然地看着严清夷金光入体,身上顿时散发出一种沛沛然充塞天地,浩大、高远的气息。
    不仅是他,其他人也感受到了这股气息。
    申时行停下了他那打了一遍又一遍,仍然是徒劳无功的拳头。
    中年王者怀抱四色圆盘,怔然看去。
    底下混战双方,也被那浩大高远的沛然之气,给压得喘不过气来。
    如同陷入了满是泥泞的沼泽中,连动上一动都很困难,更别提再继续动手打架了。
    而严清夷本人,在那金光从天而降,在他猝不及防之际,便已没入头顶。
    他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脑海之中便轰然炸响。
    霎时之间,似乎在他脑海中开辟出了一片天地。
    一个浩大恢宏的奇异声音,在这片新天地中响起。
    竟然是在朗声诵念。
    “儒之名盖出于需……”
    “需者,云上于天,故儒亦知天文,识旱涝,本求雨之师……”
    “人更三世,世立三古……”
    “伏羲画卦、文王演易、孔子作传……”
    “六艺为法,游文于六经,易为之原……”
    “《易》尊太卜,《书》藏外史,《礼》在宗伯,《乐》隶司乐,《诗》颂太师,《春秋》存于国史……”
    “以忠、义、仁、恕、诚、孝立世……”
    严清夷本就是博学之士,若放在古代,称一声当代鸿儒大宗师,绝非自夸。
    自然能听得懂这声音所述,乃是“儒”的渊源来历,与核心理念。
    这声音所讲,通篇只是一些显而易见的平常之说。
    只要是对儒家典籍稍有涉猎,都不难知晓。
    更遑论严清夷了。
    只是这些平常浅显的东西,在那声音朗声说来,却令服他有醍醐灌顶之感。
    他平生所求,孜孜不倦地在追求,却始终不可得的东西,在这个声音中,竟然豁然贯通。
    无数体悟如同清澈的溪流一般,汩汩而出。
    “浩然,如水之流不可止也……”
    所谓朝闻道,夕死可也。
    严清夷虽然没有死,却也是差点就嗝屁。
    此时不仅逃过死劫,更是得闻大道。
    也不知道经过了多少时间,他忽地睁开双眼,一滴晶莹从眼角滚落,发出了喟然长叹:“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圣人果不我欺啊!”
    严清夷自己感觉似乎过了很长时间,但在别人看来,他只是闭了闭眼罢了。
    再睁眼时,无论是谁,都明显地感觉到,这个人变了。
    无关乎实力高低,这是一种莫名的心有所感。
    严清夷却没有理会其他人的感想,他双手在身前摊开,像是看什么新奇的事物一般,看着自己的双手。
    又抬起头,看着艳阳高照的万里晴空。
    露出他那特有的儒雅笑意,口中抑扬顿挫地诵道:“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
    “天有四时,春秋冬夏,风雨霜露,无非教也。
    “地载神气,神气风霆,风霆流形,庶物露生,无非教也。”
    “清明在躬,气志如神,嗜欲将至,有开必先……”
    “先圣啊先圣,清夷明白了!”
    “吾道……”
    “成矣!”
    严清夷低下头,看着底下芸芸众生,如同密密麻麻的蝼蚁一般。
    脸上露出发自内心的欢欣喜悦,张开双臂,如拥抱天地,发出宏亮声音:“自今日起,吾开天地浩然风!”
    “……”
    无论是神州大洪王朝,还是大华一方的人,脸上都现出了茫然之色。
    “吾道不绝,吾灵不灭……”
    严清夷却已再次仰头,身后一尊巨大的身影再次现出。
    却不再是之前那虚幻的影子,而是一尊如同实质般的人,宽袍大袖,高冠博带,形容高古。
    大袖飘摇间,双手交叠于身前,朝天一拜:“上为日星……”
    众人蓦然发现,天地骤然一暗。
    骇然四顾,竟发现天上已是繁星点点,无论日月,却都不曾隐去。
    日月星共存,高挂天幕,绽放璀璨光华。
    点点星光,连成一片,如天河般淌过无垠星空。
    严清夷又是一拜,那巨大的人像也随着他的动作一起,朝四方大地各自拜下:“下为河岳……”
    这一次,不仅是战场周边地域,整个大华的人,都陷入了“黑夜”,同时发现了天上的异象。
    那条天河也愈发地璀璨凝实。
    双手再开,做拥抱天地之状:“人间有道,当曰浩然!”
    其声如雷,振聋发聩!
    无论是大华人,还是大洪王朝之人,都忽而升起一种莫名感动。
    更有一股浩大沸腾之气,在胸中滚滚激荡,几欲放声长啸。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