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翡翠历史的理解误区-《剑断化蝶》
第(2/3)页
赌石一道不是单靠运气就能走下去的,凭的都是经验的积累,年纪越大反而经验越足,陈松却颠覆了这种认知。
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少年,看过的翡翠原石能有多少?
凭什么就能把翡翠原石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他给挫败,他实在是不服气。
郭春叹了口气,道:“你也不要不甘心,我们这些人加起来都不及他一二,甚至所有相玉师都不如他!”
所有人心中一凛,周围的嘈杂声瞬间消失。
赌石人的水平参差不齐,以带有运气成分的玩票性质为主,只有真正能看懂翡翠的才能被称为相玉师,而相玉师基本都是在md国,长期在翡翠矿区驻扎,外人很少能见到,而郭春说陈松的水平比所有相玉师都厉害,那陈松到底是什么人?
一时间众人对陈松的身份好奇不已。
曹明更是呆若木鸡,他没想到郭春对陈松的评价那么高。
郭春的身份可不是玉石协会的会长那么简单,他还是一所高校的校长,在当地的影响力不凡,不可能无缘无故说这种话,也就是说对于陈松的身份和来历,肯定是知道的,只有自己被蒙在鼓里,想到刚才他们见到陈松后,故意和自己拉开距离,不由问道:“郭会长,可否让我输得明白?”
郭春有些激动道:“很多人对翡翠历史的理解存在误区,认为翡翠是清代才进入华夏的,其实翡翠出现在我们华夏的时间足足有三千年之久,周代翡翠刀柄在河南洛阳出土足以证明这点,著名地质学家章鸿钊在鉴定过刀柄后,也确认其为‘周代翡翠器’无疑。到了近代,中缅边界最终划定之后,世界上唯一的翡翠圣地才被划进了md的版图,纵然如此也改变不了古时翡翠出中国的事实。”
众人不由陷入了沉思,不少了解历史的人都激动起来。
翡翠是华夏玉文化组成的重要一部分,只是很多人都以为是清代才有,也以为翡翠是md出产,但以前翡翠并不是出产在md,而是出产在华夏。
翡翠的名称源于鸟名,叫翡翠鸟;假借义为玉名,称为翡翠。
翡翠鸟身披蓝,绿,青,赤,紫等漂亮羽毛,古时候人们常用来制成各种装饰物,在宫廷乃至民间都很盛行,翡翠羽毛的加工工艺称为“点翠”,其羽毛饰品被古人称之为“翡翠”。
这在许多史料典籍中都有记载,例如:
《楚辞·招魂》:翡帷翠帐,饰高堂些。翡翠珠被,烂齐光些。《汉书.贾山传》:被以珠玉,饰以翡翠。曹植《洛神赋》:戴金翠之首饰,缀名珠以耀躯。白居易《长恨歌》:翠华摇摇行复止—翠翘金雀玉搔头。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李商隐《无题》: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这翠帷,翠帐,金翠,翠华,翠翘,翡翠衾,金翡翠等,说的都是翡翠羽毛饰品。
所以翡翠一词作为鸟名其实很早就出现,从鸟名引申为玉名这点目前还没有具体的时间确定,但在史料典籍中也可以找到翡翠作为玉器的记载:
张衡《西京赋》:翡翠火齐,络以美玉。流悬黎之夜光,缀随珠以为烛。
班固《西都赋》:翡翠火齐,流耀含英。悬黎垂棘,夜光在焉。
杜甫《丽人行》:头上何所有?翠微盍叶垂鬓唇……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
这火齐,悬黎,垂棘,随珠,水晶盘都是古代的玉石珠宝,而翡翠与之齐名,可见所说的“翡翠”指的就是玉石。
古人界定玉的准则是一种超越自然的人文社会法则,也就是说古人是从社会意识和道德观念的角度,和玉的各种特征来对玉进行认定的,因此翡翠一直被视为“非真玉”始终不被古代的皇室接受。
华夏人几千年来所崇尚的仁,义,智,勇之风,便通过玉徳来体现,玉徳也就成为了古人鉴定“真玉”的标准。
“玉徳”是通过“玉声”来体现,也就是玉器相碰撞所发出的声音来判断玉质的好坏,古代君子所配之玉,在相碰时能发出五音(宫,商,角,徵,羽)为最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