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监试-《重生之相门女将》


    第(2/3)页

    “冯兄在看什么?”院子正中一处,几人聚在一起,突然有人问道。

    “没什么,一个朋友,打个招呼。”众人顺着他的目光看去,也点头致意,看台上的人他们都知道,昔日太守封家的大公子封如琢,京城四公子之一,只可惜现在虽为同进士,仍无半点官职,眼看圣上似乎要将他雪藏,令人唏嘘不已。

    “封公子旁边那个……是不是镇国将军?”突然有人发现了封如琢旁边的人有些面熟,激动问道。

    这一叫不要紧,旁边几人都看了过去,而后都激动的不能自已,越来越多的人举止有异,就越来越多的人发现看台上居然坐着传闻中的镇国将军!

    李清意对自己引起的骚动有些意外,“我在这,是不是不太好?”

    封如琢知道李清意身份轻笑着没有说话,他心中何尝不是与场下这些人一样激动不能自恃,当日将军游街一身战后凌厉又脆弱的模样如一把利剑直戳在他心上,他知自己所想不容于世,便不去招惹他,谁知造化弄人,将军摇身一变成了佳人,可封家早已没有与之匹配的地位。

    白靖衍更是摸不着头脑,他虽知自家表妹研习武学,但还不知道她胆大包天自去战场,拼了个将军回来,场下有几人正是沛城柏明书院的佼佼者,在书院时最沉稳无趣,丝毫没有少年人的鲜活气息,此时也面色微红,既要微笑以示友好,又想稳重成熟得将军青眼,面容扭曲甚是诡异!

    有几个胆子大的向李清意的方向凑了几步,正遇司业引着几人落座,场面霎时安静下来。众人低眉拱手,齐声喊道:“学生见过老师。”

    国子监司业冯大人起身言明此次监试考教顺序,又为众学子介绍场上评审,考生们愈发紧张,在坐的除了皇帝和丞相,还有宋朝有名的大儒尉迟先生和书画大家芳云居士,骑射的考官本是邓老将军,他场下一扫,突然笑了笑,朗声道:“陛下,老臣人老眼花,可跟不得孩子们跑来跑去,我看李将军就在旁观,不如上来与我分担分担?”

    宋元瑾早看到李清意男子装扮坐在白靖衍和封如琢中间,胸中堵气,此时一听邓将军所言还有什么犹豫,当即开口道:“朕的将军倒是悠闲,就上来与邓老将军同审吧!”

    此言一出,场下霎时瓮声四起,众人摩拳擦掌,斗志满满。几位大儒颇感意外,不由多看了那年轻人几眼。

    李清意无奈起身,遥遥一礼,下场走向看台。

    考教开始,国子监汇聚天下英才,不愧是大宋学府之首,学子们博闻强识,学贯古今,国学一门凡下场者,评价都是优等,冯司业捋了捋胡须,矜持笑着点了点头。但紧接着策论一门,题目正是李相所设,丞相仍是一副笑面,“近日频动刀兵,诸位就辩一辩,兵法有云: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道、天、地、将、法,此五事,何为重?”

    此题一出,众生皆眉头紧锁,此句他们并不陌生,国子监所学庞杂,兵法也有涉猎,可他们所学也仅仅是“知其然”,熟知兵法所言之意,但并无深究,此时无不苦思,一盏茶过后才有几人试着下笔。台上几人也都沉下心来,尤其是两位将军。

    时辰已到,司业派人将题纸递到几位评审跟前,果然如他们所想,考生们选什么的都有,且都很有道理,行军布阵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任何的不利都可能导致极凶险的后果,但李清意和邓将军四目相对,二人心中已有答案。

    宋元瑾翻了翻题纸,放到邓老将军案前说道:“兵之一道,朕等还是听听二位将军高见吧。”
    第(2/3)页